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814空軍節 凌雲御風去 報國把志伸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文/陳忠 圖/本刊資料室、榮民文化網

 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,日本興兵盧溝橋,八月十三日復於上海發動淞滬會戰,翌日我空軍參戰,發揮「我死則國生」的戰鬥精神,於筧橋與廣德空域,以劣勢裝備首挫敵機,獲得輝煌戰果。國民政府為紀念抗戰首次空戰勝利,於二十八年九月,正式下令每年八月十四日為「空軍節」,除緬懷空軍保家衛國、無懼犧牲之情操,並激勵後進效法先烈先賢精神。
 無獨有偶,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前夕,在八月十四日空軍節這天於馬祖附近爆發「臺海空戰」,我空軍健兒發揮誓死衛國、冒險犯難之筧橋精神,再度創下痛殲敵機的驚人戰果。
 
抗戰前空軍發展概要
 民國九年十一月,孫中山先生由上海復返廣州,重組軍政府,首倡「航空救國」,設置航空局及廣州航空學校。並組飛機隊兩隊,參加東征北伐諸戰役,迭著戰績,奠定國民革命軍空軍基礎。
 民國十五年七月,國民革命軍北伐,航空局改編為航空處,直屬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。十六年九月,航空處改隸軍事委員會。十七年十一月,軍事委員會航空處改編為軍政部航空署,至此我國空軍初期統率機構乃告確立;同時於中央陸軍官校成立航空隊(後改組為航空班),是為我國有航空教育之始。
 二十年三月航空班改隸軍政部航空署,亦名為軍政部航空學校(後改為中央航空學校),校址終定杭州筧橋。二十二年二月,由陸軍階級改敘為空軍階級,此為我空軍建立官制開始。
 民國二十三年五月,航空署改組為航空委員會,隸屬軍事委員會,由委員長蔣中正兼任航空委員會委員長。至二十六年七月抗戰前夕,我空軍己擴編計有九個大隊,下轄三十一個隊(含四個直屬隊)和一個學校暫編大隊(轄三個隊)。適時外購飛機逐漸運到,空軍至此始具規模。
 中日開戰前,我空軍在飛機數量方面編裝為三一○架(妥善二五○架,待修六十架);中國與日本在空中力量相比約九比一,實力相差懸殊。
 
八一三淞滬會戰 首挫敵威
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,日本華北駐屯軍發動「盧溝橋事變」,揭開八年對日抗戰序幕。十三日,日軍大舉進犯上海,「八一三淞滬會戰」爆發。十三日十四時,中國空軍總指揮周至柔下達「第一號作戰命令」:命令進駐華北的空軍部隊,除留一部支援華北作戰,主力祕密轉移至華東方面。十四日,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下令進行「總攻擊」,並宣布封鎖長江下游,奪回被日軍占領的陣地。
 十四日二時,航空委員會決定先發制人,我空軍派飛機轟炸虹口、匯山碼頭等處日軍據點及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,炸傷多艘日艦。惟空軍第五大隊第二十四中隊副隊長梁鴻雲奉命駕機,轟炸上海日軍司令部及海上敵艦,在炸傷敵艦一艘後,與敵機發生激烈空戰,遭敵機襲擊,帶傷返回機場,因傷重殉職,成為抗戰以來首位犧牲的空軍飛行員。
 日軍為了報復我空軍,攻擊虹橋、杭州、蘇州、廣德等我國空軍基地。自此日本海軍正式對我開戰。日軍海軍鹿屋航空隊出動十八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,由臺北松山機場起飛,兵分兩路侵襲。第一編隊由新田少佐率九架,於十四日十二時五十五分起飛轟炸杭州筧橋機場;第二編隊由淺野少佐率九架,於十三時五分起飛轟炸廣德機場。
 
八一四中日空戰 空軍大捷
 我空軍自「八一三淞滬會戰」爆發後,鑑於日本空中武力對淞滬及南京等地的威脅倍增,為強化空防,空軍調遣駐河南省周家口的第四大隊飛赴杭州,保衛筧橋機場。第四大隊於八月十四日十三時,出動二十七架霍克三型飛機,即以第二十一、二十二、二十三隊三個機群,分別由李桂丹、黃光漢、毛瀛初率領,每隊九架飛機為一批,每隔五分鐘起飛一個機群。其中第二十一、二十三兩隊安然抵達筧橋,第二十二隊則偏離航線,飛至廣德機場。
 未料空軍第四大隊第二十一、二十三兩隊十八架霍克三型飛機甫飛抵杭州筧橋機場,即有敵機空襲之防空緊急警報發布。大隊長高志航命令兩隊飛行員緊急著地加油再度起飛,其中部分飛機加油未竣,即發現敵九六式重型轟炸機分別由不同方向飛入筧橋機場上空。
 由於當時杭州灣上空雲層高僅有三百到五百公尺,空中能見度很低。空襲廣德及杭州兩隊的日本海軍航空兵飛機,被迫改以小隊或單機飛行。十八時三十分,六架敵機在五百公尺高空,開始向杭州筧橋及喬司兩座機場投彈,但命中率不高,只炸中一些機場設施及加油車。 
 此時大隊長高志航看到一架敵機由東北方向侵入,向筧橋機場修理廠附近投彈。大隊長高志航在分隊長譚文的協助下,兩架飛機立即尾隨攻擊,並擊落敵機,敵機墜毀於筧橋半山,為此次空戰中,首次擊落日本飛機之歷史紀錄。
 第二十一隊隊長李桂丹率領隊員柳哲生、王文驊共同擊中一架敵機,敵機起火墜毀於錢塘江口。高志航(一說鄭少愚)再度攻擊敵機,致敵機中彈多餘發,左引擎熄火,勉強飛抵臺北松山機場迫降,但因機身降落觸地,毀損過重,無法修護報廢。
 在廣德我第二十二隊分隊長鄭少愚(一說周廷芳)駕機飛至翁家埠,發現一架敵機(在廣德附近投彈後折回的淺野隊),追擊至曹娥江,經連續攻擊多次,該敵機遭到重創,迫降於基隆社寮島(今和平島)附近,因機身受創嚴重報廢。
 第二十一隊苑金函、金安一、劉樹藩等三名飛行員架機,由周家口飛抵筧橋機場降落後,即遇到敵機空襲,三人緊急駕機升空迎戰,戰後甫降落,未料第二批敵機再度來襲,金安一因飛機油量不足,被迫降落在機場場邊。劉樹藩則因飛機在加速追擊中,油料用盡迫降野外,觸及樹端,因傷重失血過多殉職。
 
結語
 由於我空軍飛行員不畏強敵與犧牲,秉持著「我們的身體、飛機和炸彈,當與敵人的兵艦陣地同歸於盡」的筧橋精神,在此「八一四」中日空戰首戰中,締造四比零(一說六比零,日方的資料為被擊落二架、重傷二架、輕傷二架)之佳績,粉碎了日本「三月亡華」的迷夢。也就是這種同心同德的筧橋精神,確保國家免於危亡於萬一,終如空軍軍歌所傳頌「同德同心,國祚皇皇萬世榮」。
 
(點閱次數:495)